医疗废水处理专业设备 联系人:蔡庆飞 联系电话: 公司电话:0536—8979790 公司网址: 概述 医疗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在总结国内外生活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科研成果和工作实践,设计出一套可以地埋的污水处理设备,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投资少、自动化运行、维护操作方便、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不需采暖保温的优点。地面之上可种花种草,不影响周围环境。 设备一般埋于地表之下,采用二次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它处理的效果追赶全混合生物氧化池,对水质的适应性强度高,保证了水处理的稳定性。该设备在池中采用了新型强效弹性立体填料,对污水中的**物质有强效的去除功能。设备通过氧化处理之后,产生的污泥量较少,仅需90天排放一次即可。为了避免放生病菌滋生、传播的现象发生,必须对水质进行深度消毒处理。目前应用较多的消毒工艺有:紫外线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医院需根据污水水质特点及排放量进行选择。 设备特点 1、 改设备埋于地下地表面积可以作为绿化用地,节省占地面积。 2、 污水一体化设备采用耐腐蚀、抗氧化材质制成,使用寿命长,节省运行费用。 3、 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结合层层过滤、消毒设备,污水处理效果稳定,解决病菌传播困扰。 4、 此装置脱臭效果好、产生的污泥量小,不会给环境造成其他污染危害。 5、 全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损坏报警系统,*人员管理,节省劳动力的投入,减少后期运行费用。 一级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通过排水管汇集到污水处理站,对于粪便污水应先通过化粪池沉淀消化处理,然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站设有隔栅、调节池、计量池、提升泵和接触池。消毒剂通过与水泵联动或与虹吸定量池同步定量投加至待处理污水中,通过管道或**设备充分与污水混合后,进入接触池,在接触池内污水与消毒剂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后达到水质净化和消毒要求之后,排放入城市下水道。化粪池和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定期进行清除和消毒处理。 二级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的二级处理即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污水中的**物转化为无机物。典型的二级处理工艺流程为:污水—隔栅—调节池—初次沉淀池—生化处理—二次沉淀池—加消毒剂—接触池。常用的方法有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射流曝气法、塔式生物滤池、氧化沟法等。 特殊污水的处理: 来自牙科**和化验室的重金属废水,含汞、铬等有害污染物,可用化学沉淀法或离子交换法处理。来自同位素诊疗的放射性污水,低浓度的采用衰变池处理。来自厨房食堂的含油废水,一般采用隔油池处理。照片洗印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银、显影剂、定影剂等有害物质,含银废水可采用电解法回收银,显影剂可用化学氧化法处理。 污水的消毒 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医院污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污水的各种致病菌,同时也可改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污水预处理前的加氯消毒: 对于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的各病区,以及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区的厕所,应按每10 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的漂白剂1kg,分3次~4次投入。投放时间可定在使用厕所高峰期末,投放的漂白剂随流水冲入化粪池内,并在化粪池出口处进行余氯测定。 氯化消毒: 氯化消毒工艺:当医院污水院内集水管道**院外公共污水管或水体水位时(通常需要有600mm的高度差),可采用虹吸式定比投氯消毒系统;当污水需要提升才能排出时,需在消毒混合接触池前设置污水泵提升污水,消毒投加设备与提升泵可同步运行,由集水池的水位控制污水泵自动启动,同时控制投药系统同步运行;氯片消毒法是把氯片消毒器置于出水管渠上,利用过流污水的冲力不断溶解消毒片,水流大时药剂溶解多,水流小时药剂溶解少,可基本达到比例投氯的目的。 1、氯消毒一般采用真空式虹吸定比投氯系统;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消毒液的投加应采用双虹吸自动定比投氯系统。 2、加氯量的设计: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一般设计为 30 mg/L~5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设计为15mg/L~25mg/L。实际加氯量可按出口污水中余氯量进行调整。 3、小型污水池的消毒处理:可采用漂白剂、次氯酸钠定容定量加氯投放消毒法,按有效氯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 2h后排放。 注意事项 当用氯消毒时,必须采用真空加氯机,并应将投氯管出口淹没在污水中,严禁无加氯机直接向污水中投加*。输送*的管道应使用紫铜管,严禁使用聚氯乙烯等不耐*腐蚀的管道;输送含氯消毒液的管道宜采用硬聚氯乙烯管,严禁使用铜、铁等不耐含氯溶液腐蚀的金属管。 二氧化氯消毒法: 二氧化氯用于污水消毒处理的投加系统和次氯酸钠消毒法一致。由于二氧化氯的氧化能力(消毒能力)是*的2.63倍,一般推荐二氧化氯处理医院污水的使用量为有效氯投加量的1/2.5。 污水排放标准 医疗卫生机构污水的排放质量应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GB18466-2001《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1、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2、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的规定。 5、医疗机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和消毒。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污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未经消毒或无害化处理的污水、污泥,不准任意排放或用做农肥。 6、严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污水、污泥排入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地带内。 7、严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渗井、渗坑排放污水、污泥。